27+6 对 2+1!互换新秀冰火两重天,杨瀚森的 NBA 慢船正起航
当灰熊 11 号新秀科沃德在对阵步行者的比赛中替补登场 23 分钟,用 6 记全中三分轰下 27 分 6 篮板 4 助攻,正负值高达 + 36 的表现引爆联盟时,波特兰开拓者的管理层或许正对着数据面板陷入沉思。这场现象级表演,让 2025 年选秀大会上那笔牵动中国球迷神经的交易再次成为焦点 —— 开拓者用 11 号签与灰熊换来 16 号签及多个选秀权,分别选中了科沃德与中国中锋杨瀚森,如今两人的境遇却呈现出刺眼的反差。
这笔交易的渊源藏着两队截然不同的建队逻辑。灰熊为得到科沃德,不惜送出 16 号签(即杨瀚森)加 2028 年首轮签及两个次轮签,赌的是这位 22 岁后卫的即战力。而开拓者则选择 “放长线钓大鱼”,即便杨瀚森当时预测仅能二轮入选,仍坚持用换来的 16 号签将其摘下,看中的是他 2.16 米身高与 2.20 米臂展背后,联盟稀缺的内线策应天赋。彼时没人能预料到,短短数月后,这份 “现实” 与 “潜力” 的博弈会如此快地显现出阶段性分野。
科沃德的爆发并非偶然,而是四年大学历练与底层逆袭的必然结果。这位从 NCAA 三级联赛走出的球员,高二时曾因家庭贫困辍学,在建筑工地每天工作 8 小时补贴家用,直到高三才重拾篮球梦想。四年大学生涯磨平了他的技术棱角,也让他比同龄人更懂如何抓住机会。新赛季至今,他场均贡献 19 分 3.7 篮板,三分命中率高达 72%,远超库里职业生涯平均水准,成为灰熊弥补外线火力的关键拼图。对阵步行者的比赛中,当球队第三节被追至只差 3 分时,正是他连续两记三分点燃 12-0 高潮,用成熟度击碎了 “新秀墙” 的质疑。
与科沃德的 “即插即用” 相比,杨瀚森的 NBA 征程更像一场耐心考验。这位刚满 20 岁的中国小将,仍在跨越文化与竞技的双重门槛 —— 直到最近才通过美国驾照考试的他,本赛季场均出场时间仅 6.5 分钟,贡献 2 分 1 篮板 1 盖帽,与夏季联赛场均 10.8 分 5 篮板 3.8 助攻的表现相去甚远。季前赛中,他两次六犯离场的经历,暴露了对抗不足与犯规控制的短板,也让开拓者不得不重新评估他的成长节奏。但熟悉他的球迷知道,夏季联赛对阵鹈鹕时 6 中 3 的三分表现,以及多次指挥队友跑位的细节,早已证明他具备现代策应型中锋的潜质。

开拓者的耐心背后,是对稀缺天赋的理性押注。在小球时代,能像杨瀚森这样站在弧顶发起进攻、送出直塞传球的内线球员屈指可数,队记 Reese Kunz 直言:“他的传球视野比同期多数大个子球员更出色,这是无法用短期数据衡量的财富”。即便罗伯特・威廉姆斯三世伤缺,球队仍未贸然增加杨瀚森的出场时间,而是为他制定了专项训练计划,重点提升核心力量与防守站位,试图规避 CBA 与 NBA 的节奏落差。这种培养模式并非没有先例,当年约基奇在新秀赛季场均仅 10.2 分钟出场时间,却最终成长为两届 MVP 得主。
这场 “交易对决” 的本质,是两种选秀哲学的碰撞。灰熊选择科沃德,是为莫兰特与杰克逊的核心阵容补充即战力,这位防守端拥有 2.19 米臂展的侧翼,恰好契合球队的防守体系;开拓者押注杨瀚森,则是赌他能成为改变内线格局的 “独角兽”,毕竟联盟历史上从未缺少慢热型国际球员逆袭的案例。正如 Blazers Lead 媒体所言:“用三场比赛定义一名新秀的生涯,本身就是对篮球规律的无视”。
米兰官网,米兰官方网站,米兰·(milan)中国官网,球迷群英汇聚科沃德的励志故事还在续写,从工地到 NBA 的逆袭之路让他成为球迷新宠;杨瀚森的适应之旅仍在继续,那些场下的加练与场上的微小进步,同样值得期待。选秀交易从来不是即时开奖的彩票,灰熊眼下的收获与开拓者未来的希望,或许要等到三年甚至五年后才能真正分晓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场关于 “当下” 与 “未来” 的博弈,已经为新赛季的 NBA 增添了最动人的叙事张力。

发表评论